顯示具有 自主學習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自主學習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4/05/2020

如何成為主管 (成為主管的31堂課)



一般資深的軟體工程師,或多或少都會有思考過也許自己可以當領導者- team leader, manager等等。

主管people manager的定義很簡單:就是有人直接對你報告,並且你負責直接管理團隊裡的人,包含考績評估,工作指派,以及,最差的情況下要解僱某人。

沒有人生下就會寫程式,當然,也不會有人生下來就會當主管。然而,和寫程式不同,主管很難事先「練習」。所以這就變成雞生蛋,蛋生雞的問題。

在組織趨向扁平的情況下,如果有心想要往主管方向前進,最好要做到以下三件事情:

自動擴大責任:


也就是,主動做跨出自己工作範圍的事情。這裡並不是指自告奮勇擔任福委會主委,或者安排一些團康活動,雖然這些對大企業來說也很重要,但如果時間有限,應該優先考慮:跨出自己工作範圍,但仍然還是在軟體開發工作的本質上。

這件事聽起來容易,但做起來相當難。尤其是資深的工程師常常手邊已經有忙不完的任務,自請擴大任務搞不好吃力又不討好。然而,這卻是成為主管的最必要且最實際的路。

要擴大責任範圍,最簡單的做法是先了解自己的主管現在在忙什麼,可以先幫他處理必要但是瑣碎的事情:例如,撰寫例行報告,安排會議,會議結束後的記錄和執行事項的追蹤,列出現在正在進行的風險控管等等。有些事項,表面上看似秘書類型的工作,實際上對掌握大局有相當大的幫助。

其次是針對雖然不在自己任務範圍,但是是很重要的技術事項,花額外時間的主動幫忙解決。在稍具規模的企業中,這種事情多如牛毛,問題只在於有沒有人有空去解決它。

尋找業界導師:


如果你覺得目前主管是個好主管,那麼可以主動要求他擔任你的導師(mentor)。其次是尋找在同公司中的其他主管,真的找不到再去尋求其他公司的主管。你所需要的導師最最最起碼要符合這些條件: (1). 工作經驗至少比你多5年。(2).至少在同一個組織裡有2.5年以上的管理經驗,(3).必須是樂觀進取的人。以上這三個是最低門檻,最佳的情況會是7~10年差距。超過13年可能會有反效果,最好要有數個成功的軟體專案經驗,起碼有10年以上的工作經驗,並且有至少雇用10人以及解雇人的經驗。

找一個自己的導師,聽起來難做起來相當簡單。重點在於只要去做就可以了。有幾個基本的事情要注意 (1) 誠懇地請求幫忙,並約定這幫忙的時間每週1小時而已,並也約定為期僅有6~24個月 (2) 不要一次找很多導師。一段時間(6~24個月)有一個導師即可 (3) 約好固定的諮商時間:每週30分鐘,或者,每兩週1小時都可以,聚焦於過去一兩週的實質問題的建議 (4) 誠摯的感謝和長遠的關係,比實質的利益來的重要太多,強烈不建議付補習費,遇到需要索取補習費的導師就表示你可能找錯人,但是每週的諮商時間,請杯咖啡之類的小事倒是可行。(5) 如果可以的話,最好是12個月以上,但如果可以的話也不要超過24個月

在工作上遇到的問題,尋求業界導師過去的類似經驗,是最佳的參考。

留在還不錯的公司:


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公司,每個企業組織都有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。只要覺得自己現在的環境沒有特別糟糕,目前所在公司仍然願意投資資源在人才培育,自己的主管是可學習的對象,那麼應該起碼考慮未來3~5年留在同個組織發展。一般而言,內部升遷的機率是大於外部空降。尤其是,如果你現在還未曾擔任過主管職,從外面招募一個沒擔任過主管的人來當主管的機率微乎其微。

大部分的人,總有看到別人碗裡面肉比較大塊的感受。然而,一旦發現自己目前的主管非常糟糕,組織文化負面而且破碎,當然要儘速離開的好。

最後,如果連續數個公司都待不到2年,應該是要檢討自己,而非檢討環境。




9/19/2019

管理能力是可學習的硬知識技能 (成為主管的31堂課)


許多軟體部門主管之所以成為主管,是因為工作上技術能力表現良好,並且似乎也沒有團隊合作上的問題,因緣際會就成為帶人的主管。成為帶人主管(people manager)之後的技術人員,對於管理能力一開始通常不會有正確的認知。這其實很合理,畢竟領導與管理的工作和技術性質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。

其中認知差距最大的就是誤認管理能力是一種「軟技能」:需要有耐心,能夠團隊合作,能夠激勵大家,會看人臉色講話,能夠傾聽等等。然而,大部分的情況下,管理能力是一種「硬知識技能」(hard skills) 。換言之,管理能力是可以被有效學習,並可以被客觀評估的。

以英文能力為例,如果你想要當英文小說作家,那麼大部分的時候你需要具備軟技能,寫出能打動人心的故事,而且這樣的能力,沒辨法被有效評估,你對英文文法的了解以及考試分數,跟能不能寫出動人的小說根本沒關係。然而如果你是要能流利使用工作上的英文,那麼鐵定是屬於硬技能,現在社會上會以類似TOEIC的考試,客觀的評估你的商用英文能力。換言之,商用英文是一種硬技能,至少可以相對的被衡量:例如TOEIC 950分 和550分就很明顯的有差距,你大致相信TOEIC950的人有合理可商業溝通的英文能力,同時你也大致相信550分的人只能講簡單的對話。

既然管理能力是硬知識技能,那麼也就是可以被學習以及有效評估,應該用哪些具體的方式評估自己管理能力呢?每個組織情況可能略有不同,但是軟體開發類型的可以考慮以下方式:

(1) 360 survey或者匿名員工問卷評估員工士氣

可以參考這篇

(2) 過去12個月的離職比率

然而這需要內部與外部比較,也許組織離職率本來就高。

(3) 每次1vs1的獲得正面資訊的次數比率

這有點敖口,簡單的說就是記錄每次和團隊成員1vs1的時候,在對談中獲得團隊成員對組織的正面資訊的次數。

(4) 花在解決工作溝通問題的時間比率

當然是越低越好

(5) 臨時加班次數

當然也是越低越好‘






8/26/2019

系統化思考的秘訣 (成為主管的31堂課)


系統化思考 Systems Thinking 是解決複雜困難問題的科學方式。而作為主管的工作,時常遇到困難的狀況,如果身為主管的你沒有一個科學性的方式來分析與處理困難狀況,自認可以依賴直覺和經驗,那麼很有可能你依賴的是運氣而已。


案例一:有位資深的HR M,憂心忡忡的問說,過去三個月我們的資深工程師招募好像不順利,快要一百人無法通過我們的評估,Hunter看到我們這樣都不太願意再送履歷表來了。我們是不是標準太高?要不要降低標準。

案例二:某主管A被要求和直屬於CEO辦公室的專案經理D合作進行系統整合,然而專案經理D常常會有不合理的要求 ,並常在會議中酸言酸語,讓A在系統整合上花了很多人力時間,但又打不到D的要求,而D又有CEO作為後盾。


上述案例都很複雜,牽涉的範圍廣泛。為了解決複雜問題,系統化思考會牽涉到各式各樣圖形工具,例如這個,或者這個。這些圖形工具其實都是為了簡化問題。系統化思考的理論與應用廣泛,但是針對軟體主管的工作特性,有幾個祕訣(捷徑)可以先試看看

(1) 無論如何,先畫張心智圖或者魚骨圖


心智圖可以拓展思考,魚骨圖可以先探索遺漏因素。更重要的是,圖形可以將你的思考模式放在紙面上,讓你用鳥勘的方向,有機會重新思考問題。並且,這圖型還可以留供未來檢討使用。

(2) 無論如何,先透過5Why找到真正的目的或原因。


以上述案例一,當我們先從一個方向使用5why探究原因,可能如下:

為什麼HR會覺得不順利?是因為招募人數不足。為什麼招募人數不足?是因為hunter不願意積極尋訪多送履歷表。為什麼hunter不積極?是因為我們篩選比較嚴格。為什麼篩選比較嚴格?是因為....

但是,從另一個方向使用5why可能如下:

為什麼HR會覺得不順利?是因為面試的多但都沒錄取。為什麼面試多但都沒錄取?是因為hunter送來的履歷不符合我們徵才的要件。為什麼不符合?是因為hunter不了解我們要什麼樣的人才。為什麼不了解?是因為....

找到事情的真正源頭,或者自己想達成的真正目的會是系統化思考要達成的第一個目標。

(3) 實驗性質的行動!兵聞拙速 未睹巧之久也


任何形式的研究調查,都可以無限期地進行下去,可能永遠都不會有結果。然而作為主管,透過行為有效的將事情推進下去才是重點。

案例二:當展開5why與心智圖,了解CEO的辦公室經理D其壓力來自CEO對他有時間限制時,而D由於無真正的技術能力,導致會將各種事情盡量轉交給主管A,探究其目的在於,萬一整合失敗,不會被歸咎責任。而A的做法就是互相對抗,兵來將擋。這樣的情況,可以持續下去永遠沒有結果。而後改變的做法是,先實驗性透過提供各式各樣教育課程給D的部屬,讓其部屬更了解系統如何運作,並且在各種會議中提及教育訓練一事,讓CEO理解其直屬的團隊的能力不足,因而會讓系統整合的設計本身交由A來進行,自然系統整合的最後結果就會順利達到CEO要求,也讓A與D之間的關係不會永遠惡化。

案例二看似政治問題,但其實透過實驗性質的活動(提供教育訓練)可以讓A快速證實D的團隊能力不足,即便教育順練活動辦得很粗糙簡陋也可以。


提醒一下,無法進行系統化思考的主管,最後更容易透過「恐懼」「運氣」「政治手段」等方式來管理團隊,至於能否達到目的就很難說。








2/08/2019

如何在工作中成長


過去招募時,常聽到軟體工程師的離職原因,是因為在公司已經沒發展空間,無法成長。在某些情況下的確有可能,但更多情況下是工程師限制了自己成長,並非公司已經沒有成長空間。

每個人所謂的成長有很多種類,有些人追求的是技術的成長,有些人則是職位的成長,當然每個人多少都會追求薪資的成長。無論如何,環境確實是職涯成長的重要因素,只是工作環境的選擇,通常只決定了個人成長的一部分,而非全部!

如何在工作中成長有幾個要點:

(1) 培養成長心態


成長心態與固定心態在過去幾年中常被討論,無論是ted還是書籍皆如此。

簡單的說,擁有成長心態的人會視問題與困難為自己的挑戰,知道克服了挑戰之後,自己會成功並且有所成長。並且,擁有成長心態的人,會審慎看到自己以及環境的問題,不會一昧地把問題歸咎於外在因素。並且,擁有成長心態的人比較容易知道努力不見得會成功,但是不努力鐵定不行。

關於成長心態還有很多常見故事,請自行上網搜尋。但在此舉個反面的例子:完全不具備成長心態的人,會將自己的問題歸咎於環境問題,直接的表現在職場上就容易極短時間換了許多工作,詢問過去做得不好的事情時常歸咎於環境等等。


(2) 建立能和現在環境結合的學習清單


只要是正常合理的公司,通常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。有時候,光是公司仍然還能賺錢這點,就已經值得學習。

然而,軟體工程師的天性就是學習「新事物」。對於已經熟練的技術和事物,久了總是會覺得厭倦。厭倦倒是無所謂,重點是厭倦之後怎麼辦?成熟的軟體工程師通常會了解,真實的環境需要的是「能正確無誤並且低成本有效率的工具與環境」,而非需要「最近好像很熱門的嶄新技術」

成熟的軟體工程師能找到環境與自己的平衡,如果要學習新事物,就應該建立學習的方向,最簡單的方式不外乎就是建立學習清單。

技術上的學習清單容易取得,但是,能和個人現在身處的環境結合就需要認真的想一下。

(3) 主動執行

執行自己的計畫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。大部分的情況下,軟體工程師(特別是處於大公司中)都會認為自己在為別人工作。

事實上,至少在台灣就業市場上的勞工都是在「為別人工作的情況下為了自己而工作」。因為現行的台灣就業市場,已經非常接近自由透明的市場,只要「有能力」通常都可以有非常大的選擇。

執行各種學習計畫的要點在於「這是為自己而做」而非為了別人。



一個考慮離開目前環境的軟體工程師,通常會將「能在工作中成長列為尋找新公司的重要條件」。但其實更重要的是要讓自己有能力「無論在任何環境中成長」是為更重要要做的事情。





3/06/2018

何謂:資深工程師


在招募人才過程中,經常被問到「資深工程師的定義是什麼?」

以軟體開發的角度而言,資深工程師有三個面向:

* 技術能力
* 實質經歷
* 團隊合作

聽起來簡單,其實不太容易。

技術能力指的是對「現在使用的技術的直接掌握能力,以及持續成長態度」。

實質經歷指的是「過去曾經做過哪些事,取得哪些成果」。

團隊合作和前述的實質經歷略有關係,不過指的是「處在組織裡,透過自己的能力對組織造成正面的影響」

在人才招募中的過程,在有效時限內,對應徵者針對這三個面向判斷是否符合「資深工程師」是有點難。有幾個方式可供參考。

技術能力


現在使用的技術的直接掌握能力。最簡單的方式是設計考試或者實做作業,根據其結果來判斷技術能力。典型的證照例如SJCP, CCNA都屬於此類。當然, 也常有組織採取直接面談的方式來判斷技術能力。

直接掌握的能力,當然不包含應徵者,自我宣稱說:"這個我google的到",或者,"我不記得但是查得到"。畢竟大家都可以查得到,既然都查得到就不是判斷的標準。

技術能力的判斷上:考試,作業,面試各有其優缺點。簡單的說,人為介入越多,就有不客觀的判斷;但是,無人介入的純客觀單純考試,難以判斷設計概觀等複合的技術能力。

使用半開放性的實做作業,加上2人以上,事先決定好的面試結構,應該是比較妥善的方法。不過,請避免幾個認知偏誤:(1)月暈效應 (2) 羊群效應 (3) 觀察者效應。這些偏誤,在技術面試時會特別嚴重,因為許多人會誤以為技術面試很「客觀」,但實際上,所有面試都很主觀。唯有特別注意偏誤,才能盡量降低主觀性。

月暈效應:因為某些光環,讓面試官覺得應徵者可能很厲害,而沒有去驗證事實。舉例來說,有三十年程式設計經驗,又做過某些驚人專案,就假設此應徵者「隨便學什麼都會」。又或者某應徵者可能是網路傳說的「大神」,就覺得他可能很厲害對團隊很有幫助。

羊群效應:面試之後的討論,如果有人先有意見,沒意見的人可能就會追隨之前的意見。

觀察者效應:因為外表或履歷表的直覺或第一印象,而讓面試官試圖尋找錄用或者不錄用的證據。而非客觀的先收集事實。

最後,在技術上持續成長態度很簡單,能認知到一個事實「當自己學的越多,表示自己不會的越多」,並且真有實質行為-固定閱讀也好,非工作之外寫程式也好,其他任何實質行為佐證對資訊技術有成長喜好。


實質經驗

所謂資深,當然表示在軟體開發類型的工作上,有很多經驗,並且這些經驗取得成果。

資深的實質經驗,通常包含「好事」以及「壞事」。更重要的是,經歷過的壞事,知道如何真正改善它。並且認知到,不是所有錯誤都是別人的錯,必然有自己的錯。

面試實質經驗也一樣要破除上一段的認知偏誤。就不再贅述。

團隊合作

資深工程師,能體會真正的團隊合作要素:(1) 技術溝通透明 (2) 控制進度透明 (3)  立基於事實的溝通

技術溝通透明是指:任何單純技術上的選擇,使用,表現,都是透明的。簡單的說,能真正了解技術完全不需要任何的隱瞞性。

控制進度透明是指:了解透明進度對團隊非常重要,並也了解:控制進度的單位是時間,而不是工作內容。

立基於事實的溝通是指:雖然許多事情必須要有假設和猜測,但就工作上的決定,必須要盡量立基於事實。舉例來說:「我覺得最近的release可能會有問題」這就是一種猜測的說法,然而:「最近的release並沒有執行回歸測試,所以我覺得可能會有問題」這也是一種猜測,但卻是立基於事實的猜測。




1/04/2018

企業巫醫:市場領導者的鐵律 .(書摘)

Discipline of Market Leaders 市場領導者的鐵律。

不確定是否有中文翻譯書籍。

書中描述,要成為優良企業組織,必須將以下三件事,做到某種可接受的程度,並且必須要在其中一件事情變成市場的領導指。

(1) Operational Excellence 作業最佳化
(2) Product Leadership 優質產品
(3) Customer Intimacy 客戶關係


(1) Operational Excellence 作業最佳化

產出高效率,低價格,容易購買的流程與產品支援。盡其所能降低成本,盡量標準化,簡化各種控制,加上有精確的中央控制,與能做到整合性高速的管理系統,減低浪費。範例企業是Walmart和Dell。

(2) Product Leadership 優質產品領導

產出最好的產品或服務,專注於產品創新,產品開發,探索新市場的可能性。並盡可能追求未來的創新,領導未來的可能性。範例企業是Apple。

(3) Customer Intimacy 客戶關係

著重客戶關係管理,將執行面交由最靠近客戶的員工,縮短對客戶服務的距離,幾乎永遠以客為尊,願意在一般的產品或服務上,對個別客戶進行客製化最佳化,客戶滿意是最大的核心價值,影響所有流程。範例企業是Ritz Carlton(飯店集團),IBM。


其他參考:富比世

11/16/2017

軟體專案管理 - 版本控制系統內的程式碼基本分析


孫子兵法:夫未戰而廟算勝者,得算多也;未戰而廟算不勝者,得算少也。多算勝,少算不勝,而況無算乎!

任何軟體開發專案的基礎都是「程式碼」。即使,專案經理不需要親身撰寫程式碼,但是必然要能夠透過程式碼,取得專案關鍵資訊,作為專案領導管理的最佳參考。(關於專案進度,請參見這篇。)

版本控制系統(git, cvs, p4, svn等等),則是有效控制程式碼的基礎,開發過程大部分的事情會發生在這裡,也應該發生在這裡。

如果你的軟體開發專案,沒有使用版本控制系統!!??...呃....請參考註1。

版本控制系統「至少」可以提供以下這些重要而且基本的訊息給專案管理者:

(1) 截至目前為止,有多少人實質參與專案
(2) 截至目前為止,專案的實質規模(程式碼檔案數量 行數等等)
(3) 一段時間內,此專案程式碼品質的推測
(4) 一段時間內,例如過去48小時,軟體團隊的實質產出
(5) 一段時間內,例如過去7天,有沒有人在非上班時間內工作


專案管理者(或者Scrum Master)應該自己取得這些訊息。為什麼??



"Доверяй, но проверяй
 - 俄羅斯名言,意思是 Trust, but verify  

冷戰期間美國總統雷根特別愛用此名言,根據wiki說明,雷根是受到一個作家的影響






因為,過去專案管理者常見兩種極端:

(1) 極端放任自由:在Scrum的精神下,雖然每天站立會議和燃燼圖,都可以揭露專案最確切的進展,完全相信成員的口頭回報
(2) 極端間接的繁複審閱:在沒有技術背景的情況下,透過頻繁而起瑣碎的會議,加上各式各樣文件追蹤,試圖了解目前進展。

這兩者都有明顯的問題,Trust, but verify才是正確做法。以Scrum的精神取得每日進展,並且,專案管理者應該「自己」想辦法檢查。專案管理者,如果沒辦法自己檢查,表示對此專案的本職學能不足。(註2)


專案管理者能夠做的程式碼基本分析有很多。好的專案管理者,至少需要能自己「動手」,利用工具或者程式,透過事實,了解下面三件事情:

(a) 基本專案狀態分析:哪些人寫了哪些程式碼
(b) 哪些程式碼檔案很重要:某些程式碼就是常有問題
(c) 哪些人需要額外關注:某些人工作壓力大常加班

以下以git為例,其他版本控制系統也能做到類似的事情。


基本專案狀態分析


靜態程式碼分析工具有很多。例如,gitinspector可以揭露整個專案的大致情況。gitinspector的安裝使用請參考這裡
以github上的serverless.com為例,在github上clone這個專案,並且執行#gitinspector的結果如下:


首先會大致列出作者和過去的產出摘要,例如Aaron在這個專案一共commit了8次,包含170行程式碼跟刪除87行。這個表當然不能作為績效考核用途,但是可作為參與度的重要參考。很明顯的Austen鐵定比Chris的參與度高很多。




接下來隨即會列出還存在的程式碼行數。以Austen來說,他還有2713行的程式碼存在。和他的總新增行數與刪除行數有很大的差別。這很有可能是他參與了開發初期,而開發後期的版本沒參與。




哪些程式可能容易有問題?

程式設計師每天辛勤的工作,自然會知道哪些程式常出問題。而專案管理者必須要由技術面來獲取正確的資訊。版本控制系統會記錄每次程式修改的原因(如果commit的備註正確的話)。最簡單列出「要注意的哪些程式碼檔案」

git log指令,可以加上 --grep=<string> 來濾出字串,以下例子只用fix當作過濾條件,並且配合linux其他指令:sort, uniq 就做出簡單的報表:


~/serverless# git --no-pager log --name-only \
--grep=fix  --pretty="%s" | sort | uniq -c | sort -n
     19 lib/ServerlessState.js
     19 tests/tests/actions/ResourcesDeploy.js
     20 lib/ServerlessProject.js
     23 lib/actions/EndpointDeploy.js
     23 lib/actions/ProjectInit.js
     23 lib/actions/RegionCreate.js
     23 lib/SerializerFileSystem.js
     24 lib/Serverless.js
     25 lib/actions/ResourcesDeploy.js
     25 lib/actions/StageCreate.js
     25 tests/test_utils.js
     27 package.json
     27 README.md
     28 lib/actions/FunctionRun.js
     34 lib/actions/FunctionDeploy.js
     38 lib/actions/FunctionCreate.js
     55 lib/utils/index.js
    101 tests/all.js

當然,以上報表只是列出有fix字串的commit中,哪些檔案出現次數最多。 tests/all.js 明顯是最多的,但也很明顯這檔案本來就是會被一直修改。此外,README.md也是一樣,大概也不是真正有問題。不過其餘的檔案倒是可以額外關注一下。

程式有問題的的判斷方式有很多,除了在commit的紀錄中說明是[fix]或[bug fix]之類。但也可以考慮總行數,刪除的行數,增加的行數,並且配合QA/bug tracking系統,才較為完整。


哪些人需要額外關注?


「人的問題」,永遠是最難解決的問題。然而,卻也是要優先解決的問題。組織中必然有需要「被關心」的人。

專案組織中,最要被關心的人是「表現好且有潛在壓力大」,以及「表現不好且對團隊有負面影響」這兩種。其中,表現好的人更是要優先處理。

除了每天例行工作接觸之外,專案管理者應該要有確切的「數字」。假設,我們想知道在此專案中,哪些人常常「晚上」工作。最簡單的方式是分兩步驟,先用git列出作者時間,然在寫個簡單的統計程式,列出所有人的「晚上」工作時間和「平常」工作時間次數。

* 步驟一:先取得所有的branch, 然後, 以下git log指令可以列出作者和時間,並且輸出到檔案author_time_log

 

# for BRANCH in $(git branch -a | grep remotes | grep -v HEAD | grep -v master); do git checkout --track "${BRANCH}"; done
# git --no-pager log --all --pretty="%an,%ai" > author_time_log


檔案內容大概如下
....
Austen Collins,2015-08-05 18:28:18 -0700
Austen Collins,2015-08-05 17:26:26 -0700
ryanp,2015-08-05 17:04:37 -0500
Derek van Vliet,2015-08-05 09:31:56 -0400
Michael Friis,2015-08-04 18:54:03 -0700
Austen Collins,2015-08-04 15:04:46 -0700
Colin Ramsay,2015-08-04 22:03:48 +0100
Chas Warner,2015-08-04 14:53:59 -0600
Austen Collins,2015-08-04 11:19:31 -0700
Austen Collins,2015-08-04 11:15:44 -0700
Austen Collins,2015-08-04 11:11:06 -0700
Austen Collins,2015-08-04 11:09:24 -0700
....


* 步驟二:撰寫簡單的分析程式,設定正常時間是早上7點到晚上8點,其餘都算不正常時間。用人名為單位加總之後,就可以產出簡單的報表。簡單的統計程式原始碼請參考這裡

此表中,Eslam幾乎有一半的commit都是在晚上產生,而Kamil則是標準完全正常時間工作。

Joe Turgeon [1, 0]
Erik Erikson [15, 7]
Ian Serlin [1, 0]
David Hérault [1, 0]
Peyton Zhou [2, 0]
Kazato Sugimoto [2, 0]
Nick den Engelsman [1, 0]
Kiryl Yermakou [0, 1]
Austen Collins [575, 267]
Kamil Burzynski [101, 0]
Frank Schmid [9, 2]
Jacob Evans [13, 1]
Michael McManus [1, 0]
Eslam A. Hefnawy [158, 132]
Dave Newman [0, 1]
Ryan S. Brown [35, 6]
doapp-ryanp [129, 48]
Michael Friis [1, 0]
Matthew Chase Whittemore [2, 0]


當然這並不代表Eslam的表現好而且壓力大,這只是提供給管理者參考的事實。專案管理者,必須要事實層面,檢查軟體專案的狀況,因為很多時候「會吵的小孩有糖吃」,只單純被煩就會給糖的專案主管,其實對團隊是沒有價值的。


小心統計陷阱

統計數字都可能會有陷阱,程式碼的基本分析也是統計的一種,自然要小心陷阱的存在。專案管理者應該要善用統計數字,切勿被統計數字所左右。請參考統計與謠言


 


註1:軟體開發專案不使用版本控制系統,會讓專案本身暴露在極端的風險中。如果你是專案管理者,讓專案暴露在風險中就是你的責任。如果你只是個開發人員,儘早離開高風險的環境才是上策。

註2:某種情況是,專案規模過於龐大,例如參與開發者超過100人,某些技術確實不見得能完全掌握,但專案管理者,仍然要保有部分自行檢查的能力。




7/31/2017

快速且極低成本之AWS臉孔比對 - 利用AWS Lambda




AWS在2016年底釋出的圖片辨識服務(Rekognition)其實是非常非常昂貴。除了前5000次影像辨識不收費之外,接下來每一千次影像處理會收1美金。

乍看之下不多,但實務上,公開使用的影像辨識,通常無意中就暴增。


以之前LINE聊天機器人影像辨識為例,由於會當辨識到女性的照片時,會特別額外辨識內建的臉孔比對(40個亞洲女星照片)。等於是每收到一個女性照片,會進行42次臉孔辨識:40次照片比對+1次特徵比對+一次名人資料庫比對。就LINE聊天機器人數百的好友而言,該功能開放不到7天,就已經超過四萬次比對,換算價格約35美金。

35美金其實足以開啟維持t2.medium (EC2 VM)一整個月。這個VM甚至還有4G的記憶體。這樣的VM絕對能支撐每秒2-5次的臉孔比對,換言之,一整個月可以比對超過7百萬次。而這7百萬次也才略高於35美金。

然而,不應該因為成本的增加,就直接使用EC2 VM。而是應該考慮在符合serverless的架構下,如何解決這個問題。畢竟,當使用了VM,未來在擴增(scale-out)上也會有些麻煩。其實,我們目的很簡單清楚:只是要比對兩張臉孔的相似度。因此,應該使用輕量化Lambda即可。


原本做法

當使用者透過LINE上傳照片給聊天機器人之後,後端系統會執行下列事情:

(1) 先利用AWS Rekognition (detect)查詢基本臉孔資料,例如性別,年紀等等。

(2) 假如判斷是女性,就到AWS S3上選取所有要比對的臉孔,進行比對分析。在這裡,如果有40張臉孔,表示每一次上傳圖片,都要在這個階段額外送出40次分析。即便AWS允許先行儲存圖片特徵,但在比對階段仍然是看次數。

參考程式節錄如下:

    
    rclient = boto3.client('rekognition')
    s3 = boto3.resource('s3')
    bucket = s3.Bucket('sandyifamousface')

    for o in bucket.objects.all():

        #print(o.key)
        response = rclient.compare_faces(
            SourceImage={
                'Bytes': byteArray
        },
            TargetImage={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'S3Object': {
                'Bucket': 'sandyifamousface',
                'Name': o.key,
            }
        },
            SimilarityThreshold = 60
        )
        if len(response['FaceMatches'] ) > 0:
            # DO things if match..



(3) 最後把判斷之後的結果,送回給LINE


改良做法

先將40張圖做臉孔分析,並且把特徵值Landmarks挑出來,儲存在檔案中。未來數量大的話當然可以存在dynamodb。

在這個範例是儲存於json文字檔中。

(1) 與上一段相同

(2) 在Lambda被載入 時,就先讀取文字檔,成為python的dictionary。原本要利用Rekognition做比對,改為使用自己寫的比對函數。在範例中,這個函數是利用landmark的相對距離變化,來判對臉孔相似與否。當然這樣的比對其實很粗糙,而且也沒有考慮臉孔的前側傾角度。不過,和aws本身所附帶的臉孔比對的結果其實已經很接近。

參考程式節錄如下:
def compareLandMark(landmarkList1, landmarkList2):
    distList = []
    compareList = [
                   ('eyeRight','nose') ,
                   ('eyeLeft','nose'),
                   ('mouthLeft','nose'),
                   ('mouthRight','nose'),
                   ('mouthUp','mouthDown'),
                   ('mouthLeft','mouthDown'),
                   ('mouthRight','mouthDown'),
                   ('noseRight','eyeRight'),
                   ('leftPupil','rightPupil'),
                   ('nose','rightPupil'),
                   ('leftPupil','nose'),
                   ('noseRight','noseLeft'),
                   ('eyeRight','eyeLeft') ,
                   ('mouthRight','mouthLeft') ,
                   ('mouthRight','eyeRight') ,
                   ('mouthLeft','eyeRight') ,
                   ('mouthRight','eyeLeft') ,
                  ]

    for (m1,m2) in compareList:
        d1 = getDistanceFromType(landmarkList1, m1, m2)
        d2 = getDistanceFromType(landmarkList2, m1, m2)
        distance = (abs(d1-d2)/d1)
        distList.append(distance)


    lenD = len(distList)
    mD = statistics.mean(distList)
    # stdev and variance could be used in the future.
    mStd = statistics.stdev(distList)
    mV = statistics.variance(distList)
    conf = (1-mD)**2
    return conf*100




(3) 最後把判斷之後的結果,送回給LINE

結果:

在Lambda自行撰寫比對程式,但是其實是利用AWS Rekognition 所給出的landmark (特徵),會讓比對變得簡單而且成本很低。

缺點是,這樣的比對準確度和如何計算特徵有很大的關係。



* 關於LINE聊天機器人,請參考這篇
* 專案程式碼放在這裡
* google的vision api其實價格更貴,請參考這裡




3/31/2017

企業巫醫 - 向上管理的實務作為?



向上管理是個歷久不衰的名詞,它和「人格特質分析」「領導與管理」等名詞雷同,每隔一小段時間就會以各種形式,出現在企業巫醫們的討論中。

近期隨意查詢就可以找到不少相關文章: 向上管理(cheers雜誌),如何讓老闆聽我的反對老闆的六種方式向上管理的四步驟 ......

「向上管理」向來是一個譁眾取寵的話題,眾多企業巫醫仍然以泛泛之談,試圖教導並解決一個現實而又務實的問題。

企業巫醫,總是能選定看似重要的無法辯駁,共通的話題,而且此類話題完全視個人情況而有截然不同的作為。因此,企業巫醫可以提出極端空洞的說詞,卻又多少讓人覺得有趣。除了「向上管理」之外,「創業」「創意」「領導與管理」「人格特質」等等都是屬於這類。

實務上,「向上管理」不能是打算進行的行為,而是產生貢獻中的其中一個結果。換言之,追逐向上管理,等於是捨本逐末的追逐影子行為。

因此,先務實地做到基本三件事情,假如踏實的做到了,向上管理就不是問題,而是附帶的結果。

1. 真正了解關於自己的現況事實

事實現況聽起來簡單,要找到也很簡單,但是要承認自己的現況事實其實有點難。

事實必須是清楚的,不模擬兩可的。例如,假設你是NBA球員,去年平均上場25分鐘,平均得分14分,這就是事實。至於你的技術能力好不好,並不是「事實」的一部分。以資訊科技的相關工作來說:參與過專案是事實,寫過java/python程式是事實,取得JSCP證照是事實,有Scrum證照是事實,帶領過開發團隊是事實,參與open source相關研討會是事實。

然而,具有良好溝通能力不算是一種事實,喜愛資訊科技不算是一種事實,

現況也必須是清楚的,不可能模糊。例如,目前薪資是現況,工作年資是現況,是否有直接report的人(也就是是否為管理者)是現況,最近一年有沒有拿到其他公司的offer也是現況,曾經拿到比現在薪水高的offer也是現況。

然而,覺得自己薪水被低估不是現況,覺得自己不受到重要不是事實,幾乎大部分的感受也都不是現況的一部份。

請參考這裡這裡這裡


2. 讓自己的實際產出超乎期待 


二因子激勵理論,描述「保健因子」和「激勵因子」兩種個人激勵因素。而其實這也是務實的評斷自己工作的方式。請參考這裡

要確定自己的產出超過期待,必須要確定產出有「超出」。

以基層程式設計師而言,在過去一年該寫的程式功能都有如期完成,並且品質在一定範圍之內。這樣的工作內容並沒有「超乎期待」,只是滿足「現在的薪水」而已。

要超乎期待的方式有很多。最容易的方式,是在目前工作範圍之外,「額外」並且「主動」完成有意義的事。例如,以基層程式設計師而言,在過去一年該寫的程式功能都有如期完成,並且品質在一定範圍之內,並且,主動地在額外的時間舉辦小規模研討會,分享工作上技術的進展。另一個例子,以基層程式設計師而言,在過去一年該寫的程式功能都有如期完成,並且品質在一定範圍之內,並且,由於主動學習其他程式語言,因此在其他專案上也能做額外貢獻。


3. 建立短中期職涯計畫並確實執行


在資訊科技產業中,實踐長期職涯規劃幾乎是不可能(註1)。

然而這並不代表自己現在就應該隨波逐流,看主管決定什麼就做什麼。個人應該要維持短中期的職涯規劃。特別是短期規劃。

短期規劃,必須要和技術能力以及現在工作有密切相關。

例如:

「作為一個程式設計師,未來8個禮拜,要能學會Scala基本用法,並且提出現在產品裡用Scala做分析的計畫」

「作為一個QA新鮮人,未來4周,要能將現在100個手動測試的case,至少其中20個變成自動化測試。同時,原本的工作也不會拖延」

中期計畫乃是半年到2年左右。必須要是「可以明白斷定達到與否」的目標。

例如:

「作為一個QA新鮮人,在2年內我想要變成資深QA,斷定是否為資深QA是以是否升遷或取得其他公司資深QA的offer」

當你完成數個短期計畫,通常表示你也踏實的逐步成長。即便有些短期目標沒有照時間完成,也沒關係,幾次之後,仍然是踏實往中期目標前進。

重點在於:這些目標是你自己決定的,並非主管或其他人硬塞給你。而目標既然和目前工作有關,自然就會協助你在工作上成長。


......
如果你非常非常確定已經完成以上三點,但覺得在這個組織中的成長仍有阻礙,還是很需要「向上管理」,用以獲得好的評價,獲得升遷?這基本上是不太需要,因為你應該儘速離開這樣的組織才是最好的方式。




註1: 「長期職業規劃」和「個人理想夢想」並不同。個人理想夢想可以需要很長很長時間實踐,也可能只需要很短的時間,也可能和職業無關。當然個人夢想就需要長期投入,也可以規劃,也可以不規劃。不過,不投入自己時間的夢想,通常就是空想而已。

12/28/2016

數據分析從零開始 - (4) 檔案儲存



數據分析的各階段,都有可能需要儲存檔案。而資料的來源,也有可能是已經存在某處的檔案。

(非檔案儲存?參考註1)

越重要的資料,就得更重視儲存的方式。而越是大量複雜的資料,就勢必要對資料存儲做好預先的規劃。

雲端儲存 - 巨量資料


近年來流行的Cloud Storage,通常是將資料以網路上傳(註2)至某個雲端服務公司。最典型的例子是Amazon提供的S3服務。AWS S3因為使用者眾,以至於其的S3 rest http介面,甚至演變成某種標準。許多類似的服務,或者儲存廠商,會以「相符S3 rest api標準」當作重要的功能或賣點!(註3)

顯而易見,雲端儲存具有管理上的優點。理論上,不用擔心備份,擴充,網路,電力,硬體更換...等等營運上的問題。

然而,巨量資料雲端儲存也有幾個顯而易見的缺點

1. 錢:雲端儲存的費用並不便宜。單以S3為例,2016年的每1T資料光是「存著」的費用,一年就高達276美金,相當於8832台幣。這還未計算上傳下載等操作費用。倘若要進行「長期保存」其費用相當驚人。也因此雲端儲存商針對長期保存的檔案也提供比較便宜的方案。然而,仍然是某種成本。然而,自行巨量儲存也要考慮費用,特別是

2. 營運:單純僅只使用雲端儲存,對整體營運的好處有限。並且,企業還是需要自行考慮檔案的有效使用問題。

3. 移轉:儲存到雲端之後,一旦量變大,很難轉換營運商。



雲端儲存 - 少量資料

至於極少量資料,例如10G之內。無論是企業或者是個人,都可以取得幾乎免費的儲存空間。

但也因為是免費空間,不太可能保證資料不會遺失。可是非常適用於新創公司,或者SOHO族。

最好是利用兩個以上的雲端儲存服務,儲存重要的檔案。

例如:利用googledrive + yandex.disk 儲存重要的檔案。這樣幾乎可以確保檔案不會因為單一基礎建設有問題,而導致重要檔案遺失。(註4)

實際作法:

(1) 尋找適當的工具或API,用以一次性整合這兩個雲端儲存

(2) 設定自動化方式,或者撰寫自動化程式

(3) 定時執行自動化備份,同時備份兩份到不同的雲端服務

Yandex disk的範例程式(參考這裡)



自行儲存 - 巨量資料


企業組織非常有可能需要自行處理檔案儲存。無論是因為技術因素或者法律因素。

傳統上儲存會用硬體商的解決方案,近年來多了分散式檔案系統可以考慮。

自行儲存,一樣要考慮錢(費用),營運。

1. 錢(費用)

    - 硬體費用:必須考慮長期硬體維護的費用
    - 軟體費用:授權或者購買維護
    - 人的費用:必須使用假設的最大值!

2. 營運

    - 如何讓其他系統使用
    - 有問題的時候怎麼辦
    - 備份與災難復原 


傳統巨量檔案資料,是購買netapp之類的硬體解決方案,配合網路架構,讓企業的巨量資料有集中管理的地方。2000年之後,分散式檔案系統因為效率和成本的關係,慢慢變成另一個可行的選項。

早期使用分散式檔案系統管理者,要跨越比較高的技術門檻,這幾年分散式檔案系統日漸成熟,管理也越趨方便。常見的有:(這頁wiki上有詳盡的清單。)

(1) glusterfs
(2) ceph
(3) HDFS
(4) mooseFs
(5) mogilefs
(6) GridFS
(7) Lustrefs


這些分散式檔案系統各具特色,大部分都可以無償取得使用權。然而,有些需要額外的知識或技能才有辦法長期維護。

因此,如果可預期的資料量,以及資料存取技術與成本,小於硬碟技術的成長。使用分散式檔案系統不見得有利。

硬碟的技術符合約略的摩爾定律。在1996年,每1G的硬碟約127美金,2006年,每1G的硬碟價格為0.3美金,但是在2016年,每1G的硬碟價格已經小於0.03美金。(參考這裡

除了價格逐年降低之外,存取速度也是逐年增長。如果預期資料成長量並不高,其實單就更換更換同價格的硬體設備搞不好也就夠了。

然而,巨量資料的增長往往遠超過預期,尤其近年來大資料分析蔚為風潮的情況下,盡可能保留資料便於未來使用成為企業組織對資訊科技的期待。也因此,使用分散式檔案儲存的組織越來越多。

選用分散式檔案系統,必須考慮:

(1) 使用目的和環境條件
(2) 營運計畫
(3) 實際測試


考慮雖然需要詳盡,但是這些「考慮」都是為了配合實際運作。因此,按照上述的考量,擬定可以「每日」有進展的「逐步」前進的計畫,是讓分散式系統成功運作的最好作法。

舉個例子:

(1) 使用目的和環境條件:要能夠簡單擴增(scale-out),並且能利用現有已經存在的NAS/SAN,而且非常容易營運與維護。檔案不需要striping,存取效能一般即可。

(2) 營運計劃摘要:一開始預計使用12台機器,共48顆硬碟。未來一年可能擴增到20台機器,80顆以上硬碟。總資料量可能成長為120TB。僅有一位開發維運人員(devops)。

(3)實際測試:實際分別以4台VM測試過glusterfs, mogilefs, ceph, Lustrefs。其中以mogilefs最為簡單使用。





自行儲存 - 少量資料


少量檔案的儲存,仍然附著在其他系統上。例如email上的附件,版本控制系統,wiki上的附件等等。

大部分的組織,很少著重於少量資料的整體計畫。大多數僅只為「安全性」的規範。例如客戶資料不得外洩之類。實務上,完全依賴個人行為。

現在,大部分的作業系統,都已經可以對其下的檔案做全文檢索(例如mac finder),而也都支援某種程度的備份功能。




摘要



巨量資料少量資料
雲端儲存 錢, 營運, 移轉考慮 
(1) 自動化
自行儲存(1) 傳統NAS 
(2)分散式檔案系統
考慮 
(1) 傳統備份 
(2) 全文檢索 





註1:非檔案儲存有傳統的RDB(例如Mysql, Oracle), Document DB(例如Lotus Notes), 有比較新潮的nosql (HDFS, mongodb, couchbase)。 這目前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

註2:通常是指http。不過由於ftp在2000年之前應用範圍真的太廣,所以還是有不少雲端公司會額外提供ftp介面。

註3:參考這裡 -> http://www.s3-client.com/s3-compatible-storage-solutions.html

註4:為何選擇這兩者?google當然是不用說,因為它的基礎建設相當完整。而yandex則號稱為俄羅斯的google,很明顯由於是俄羅斯最大search engine,大概不會和google採用重複的基礎建設,因此選用兩個截然不同的廠商,可以降低風險。

12/02/2016

Scrum - 回顧。檢討?驗屍!



在Scrum方法中,每個Sprint結束要做事情是(1)實際交付產出 (2) 回顧檢討這個Sprint (3) 決定下個Sprint的開始。

其中,回顧檢討這個Sprint的做法,通常是一個2-4小時的Retrospective Meeting(回顧會議),再加上改善動作。


實務上,回顧檢討是sprint最難做得好的項目。


困難因素在於,人類有天生的認知謬誤。回顧檢討會議既然是人來召開,人來組成,當然很難確切找到此Sprint的需要改善的問題,並對症下藥。偏偏,絕大多數專案Sprint問題和人有關。

說得更直白的:

    - 所有專案團隊的主要關鍵問題,都跟人有絕對的關係。每個sprint檢討會議不去檢討「人」,就等於是兇殺案發生而不去驗屍一樣。

    - 所有未來改善項目,其改善效果和速度,也都和人有絕對關係。


Scrum基本作法


在大部分的Scrum教學材料中(註1),都很輕而易舉地說,團隊要在回顧檢討會議說,瞭解並討論三個項目:

(a) 這個sprint哪些地方團隊做得很好

(b) 這個sprint哪些地方團隊做得不好

(c) 下個sprint 團隊要做哪些事情使其變得更好



許多Scrum教學中,回顧會議都用一些簡單的方式:例如每個人提出3個意見,然後由Scrum Master逐一唸出,並且分類意見,接下來針對分過類型的意見投票,投完票之後再指定人選負責在下一個Sprint中改善。這個方式當然可以消除不少偏見和謬誤,但是容易忽略了「改善是需要針對人的行為而非針對事情」。


舉個某回顧會議中,團隊認為最需要改善的問題:

* 需求在sprint開始時還沒確定

這是個極為常見的sprint回顧問題,也通常是軟體團隊的困難。Scrum方法雖然試圖避免這個困難,但是還是非常容易在回顧會議中被提出來。筆者常看到會議記錄中,天真且單純的紀錄這一條問題....然後?也只是記錄而已。


這個紀錄有什麼問題?  ....有很大的問題!


大部分團隊,剛組成的時候,其Sprint檢討會議中,會不自由主的「避免」提出直接針對「某些人」的能力,做法,產出的問題。團隊會因為想要「努力團結」而避免針對人的討論。然而,除了超短期專案外,所有軟體專案,幾乎不可能「沒有人的問題」。反過來說,解決重要的人的問題,專案就會執行得更好。

回顧檢討要注重「人的問題」,並非單指某個人的能力不夠,也非某些人難以溝通。而是要透過實際的事物,探究人的行為造成的問題,而非問題的本身。「需求在sprint開始時還沒確定」是個血淋淋的事實。

但是,回顧檢討的重點在於,過去4周內,到底團隊成員知道是「誰做了什麼,或者沒做了什麼造成這個事實」,這才是重點。

正確的回顧檢討事實,可以是:


* 需求在sprint開始時還沒確定,因為Scrum Master沒有邀請Product Owner參加kick-off會議。

也可以是:

*  需求在sprint開始時還沒確定,因為Product Owner在kick-off會議沒講清楚,而團隊當時卻認為自己清楚需求,直到開始做了才發現不清楚,偏偏Product Owner之後就不參加每日例行會議。

也可以是:

*  需求在sprint開始時還沒確定,因為Product Owner在專案中間需求有改變,但是Scrum Master並未注意到大幅變更。


無論哪種回顧,都需要有「人」,「當時做的事情或這沒做的事情」,「產生的結果或沒產生的結果」。這樣的回顧檢討才會有意義。


但是,Scrum的方法論,看起來都是對事不對人。要如何在不交互指責的憤怒會議中,做到針對人的檢討,並能在下個Sprint還能持續團結合作?

如果你是專案經理或者Scrum Master,有三個基本的關鍵作法可供參考。(1) 先個人,再團隊。只內部,無外部。(2)  沒有問題,是最可怕的問題 。(3)實際事實,實際行為優先。



(1) 先個人,再團隊。只內部,無外部。


在會議開始之前幾天,先通知大家,回顧檢討會議的重點:先檢討自己,再檢討團隊,只檢討團隊內,不檢討團隊外。


(a) 先檢討自己的「行為」,再檢討團隊的「行為」。


並非要檢討個人的價值觀。例如,是不是很認真,很願意和其他人溝通...等等。而是自己先看自己過去做的「行為事實」,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。

例如:完成某功能程式碼之後,沒有先執行整合測試,就在某天每日會議報告已經完成,隔天發現,該功能有很多問題,還得修正進度,並且讓測試人員額外進行rollback。

另一個例子:這次sprint開始的時候,Scrum Master沒有堅持要Product Owner確定所有要完成的項目的需求,就讓Sprint展開。使得Sprint需要額外需求確認時間。

檢討團隊的行為,也和個人一樣。稍微不一樣的是,團隊行為通常是「個人行為」的組合。換言之,以「沒有人」為開頭的陳述就是團隊行為。Scrum Master或者專案經理,或者實際決定事情的主管,要特別注意,絕大部分的「沒有人」開頭的陳述,就要當作「自己」!

例如:沒有人發現在第二週自動測試的伺服器當機,連續好幾天的測試報告都沒有自動email出來,以至於團隊錯失及早修復bug的時間。

另一個例:沒有人提醒Product Owner開會的時間。



(b) 只檢討團隊內,不檢討團隊外


Scrum對於團隊有很嚴格的定義:做事情的人+Scrum Master = 團隊成員。

回顧檢討會議,必須要檢討內部,而不是檢討外部。許多檢討會議看似檢討內部,但其實是在檢討外部。

例如:加強和UX/UI部門溝通

這通常隱含對方不好溝通,我們只好努力跟他溝通。

又例如:公司有臨時交辦事項,團隊得分心處理

這隱含是更高階主管來的非專案任務,需要打斷專案時間。

這兩個例子並非不要改善。而是檢討回顧方式,會大幅「限制」或影響改善方式。與其他部門溝通問題,應該是具體列出過去4週,那些確切事情「被誤解」或者「理解錯誤」。根據實際的錯誤,來改變團隊對應的方法。

以UX/UI而言,釐清理解錯誤,可以用「雙方討論事情的時候,一定要至少要有mock-up」。

而以公司有臨時交辦事項為例。應該是「每個sprint預設的工作時間原本是160小時,下個sprint改為145小時,因為上個sprint臨時交辦非專案任務大約15小時」。這樣是以具體的事實,解決公司有臨時交辦事情的問題。

重點是:解決問題必須在「團隊內部能做的行為」,而非「希望團隊外去做的事情」。

會不會有回顧檢討的問題是「團隊內部解決不了」的事情?的確有可能,但是機率很低。團隊解決不了的事情,早就在sprint kick-off (開始會議)被隱含排除,所有團隊「認知到」的專案問題,幾乎都是團隊內部有方式解決或減少影響的。




(2) 沒有問題,是最可怕的問題。


有為數不少的專案團隊,在回顧檢討會議時,因為很多因素,無話可說。只好拿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,或者看似重要但是不太重要的事情敷衍一下。

例如:

* 每週固定的下午茶太不健康,看能不能換健康一點的。
* 我們的螢幕太小,寫code很不方便。
* 每天站著會議好累,可不可以坐著
* 能不能有免費可樂
* 昨天code view有說code style要統一但是還沒有
* 我們可以固定一段時間來分享一下大家coding的心得

如果檢討會議的重要事項,全都是這類型的,那有三種可能(註3):

(A) 團隊有如NBA夢幻一隊素質極高,工作合作超級愉快,成果驚人。

(B) 團隊失去對專案的信心和動力,或根本不相信Scrum Master。

(C) 團隊絕大部分的成員經歷太淺,不知如何開始檢討。



--- (A) ---

如果你認為你現在的團隊是A,大概有49.99%的機會你是在欺騙別人。另外有49.99%的機會是你自己騙自己,或被別人騙。


--- (B) ---

如果你認為你所處的團隊是B,而你恰好是Scrum Master,或者是專案經理,或者任何領導階層。那你最最需要做的事情是「檢討改善自己」,而非「檢討改善別人」。一個團隊,大部分的人不願意說真話,最有可能有問題的一定是管理階層。

如果你認為你所處的團隊是B,而你非管理階層,也非Scrum Master。你可以先審視自己專案對社會的重要性。如果你是在核電廠,或者急診室,那你應該盡自己一切的可能,不計代價,不眠不休地改善現況。

然而,如果只是一般的軟體專案,建議你先就自己可以改善的地方檢討自己。確定當你看到不正確的事情時,會先審視自己的能力與做法。但也不需要強出頭,把自己當作革命烈士。畢竟,大部分的軟體專案並不是那麼重要。


--- (C) ---

這種情況似乎也常發生,但是解決方法很簡單。

首先Scrum Master應該在第一時間對於「雞毛蒜皮小事」,做立刻回應。對於每個小事的回應都是:下次不用等到sprint結束,中間任何時候都可以馬上找我講。這樣才會讓團隊成員養成自動自發,並容易判斷哪些事情很不重要。

如:

* 每週固定的下午茶太不健康,看能不能換健康一點的

...可以,馬上就換。以後一遇到這種問題,不用等到sprint結束,任何時候馬上跟我說或者寫信給我。

* 每天站著會議好累,可不可以坐著

...不行,因為站立會議的目的就是要讓你累。以後想到這類型問題,不用等到sprint結束,任何時候馬上跟我反應。

* 能不能有免費可樂

...可以,你馬上去買,發票給我。以後一遇到這種問題,不用等到sprint結束,任何時候馬上跟我說或者寫信給我。


* 我們可以固定一段時間來分享一下大家coding的心得

...可以,你馬上去發固定會議通知時間。以後一遇到技術分享的事情,只要不影響sprint時間,任何時候就直接去做,不用等到sprint結束。



(3) 實際事實,實際行為優先



Scrum的精神在實況與事實,而檢討的實況和事實在於「行為」而不在於「想法」或者「內心深處的感覺」或者「價值觀」。

這個概念非常重要。缺乏了這個概念,就容易讓檢討回顧會議,變成「互相責怪」會議。

然而,執行也很重要,執行不當,也會讓回顧檢討會議變成「互相責怪」會議。

首先會議一開始Scrum Master一定要強調,接下來的會議以事實優先,而事實當然是根據某人做的事情。在團隊成員互相不熟悉的情況下,要「反覆」的重述事實優先。並且在討論時,嚴守只看事實的承諾。

會議的形式此時就不太重要,不過:點名發表意見是個簡單的好方法。當然Scrum Master應該要自我拋磚引玉一下。

以下舉幾個常見例子:

成員J說:PM常常來叫我們改東改西,為什麼之前不確定好需求

這時候Scrum Master應該列出這個sprint完成的task。追尋到底哪些task的需求被改變,大約影響了多少工作小時。
當然成員可能會說他不記得,就請他大致猜測一下。然後再跟sprint的時間做比對。如果改動所花時間很少,那其實不是問題。如果改動時間比率很高,才是值得關注的問題。值不值得處理,要看比率原則。-- (註4)


成員A說:我覺得我的task太多,都做不完。


這時候Scrum Master應該立刻請成員A把過去一個sprint做完的Task列出,看看是不是有做完,並且完成這些task是否有加班,或者,其實他的task是由別人完成,但是每日站立會議中並沒有說明?總之,現場應該了解事實,而事實也一定能被了解,不能等到「之後」。因為每個Sprint只檢討這個sprint,也就是過去4周左右,不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了解事實,也不可能有「我現在忘了要回去找一下」



成員K說:負責前端的人的bug太多,有時候負責後端的人都得幫忙修復bug。


這時候,Scrum Master應該立即根據bug清單,看看前端的bug數量,和負責解決bug的人。假設前端bug數量在過去sprint中有100個,而99個bug是由前端的人解決,有1個是後端的人幫忙解決,而且也只花了1小時。那麼這個問題根本不成立。只是因為後端開發伺服器的人,會特別記得「例外事件」就會有別人bug多太多害我多花時間的印象。這事情比例上多寡,是不是值得處理就要看「實際情況」列出判斷。一旦列出來給團隊成員看,就很容易大家一起判斷。


成員F:我coding速度是沒很快,但是有些速度更慢的人,就完成比較少的task,好像不太公平。


這時候Scrum Master應該根據git或其他版本控制系統,列出團隊成員程式碼數量。配合完成的task數量,bug產生數量(表示code品質不好) 以及bug解決數量(表示解決的問題)大約比對一下,看看團隊的產出是否「差不多」。當然,不同的作業系統,不同的平台,不同的程式語言是不能這樣比較。

不過大部分的情況下,這個問題並不會被提出來。但是,這個問題會存在在壓力比較大的團隊成員中,並且有礙於團隊成長。因此,Scrum Master自己必須要有客觀的衡量產出的方式!即便沒有人提出這個問題。


成員L:我們對所使用的open source工具不太了解,導致於需要學習的時間。

由於這個問題很具體,Scrum Master只需要確定這件事情是否還存在。下個sprint還會不會有不熟悉的工具需要使用。



後續?

 Retrospective檢討回顧會議中,如果找到重要的事項應該要改善。當然就是Scrum Master或者管理階層需要去「執行改善」的時候。前述內容都只有「找到問題」而關於如何有創意的解決問題,還請參閱後續文章。






註1:網路上參考資料非常多,例如:這裡這裡 或者 這裡

註2:專案驗屍(postmortem)在許多人心中另有其定義,可以參考這裡,或這裡

註3:就只有這三種而已啊?確實有可能有別種,但是不太需要討論。例如:在某些軟體專案團隊的前幾個sprint,因為「蜜月期效應」的確真沒有大問題。也有很多軟體專案,本身的目標比較特殊:例如學校的畢業專案,或者政府國科會案,雖然要交付結果,但結果的本身根本不重要,當然也不有大問題。也有某些專案,並不適合採用單純的Scrum,所以無法使用檢討會議針對人進行檢討。

註4:Sprint的中途按照Scrum的精神本來就不能由PM/Owner隨意修改需求規格。但是,在這裡是Sprint的結束。如果Sprint中途真的發生臨時修改的事情,Sprint的結束當然要作為「事實」加以檢討。要注意的是,目的是檢討事實,而不是簡簡單單的說PM/Owner沒遵守「Scrum的規定」。Agile的精神中,團隊的溝通跟改善,遠比「規定」來的重要。由於軟體專案太常出現這類問題,所以後續文章也會有針對這種問題的建議解決方式。




12/03/2015

如何充實自己:三個自我學習的快速方法



資訊科技進展不只迅速,它順帶擴大自我學習的可能性。大部份的人只要能夠上網,就可以取得各種即時的訊息與知識。換言之,很多人都認為,資訊科技領域沒有什麼東西是學不會。

但是,沒有人一開始什麼都會。即便資訊工具改善過去知識的取得的不平等,但是自己要有意願和方式去學,這件事是沒辦法由技術來改善。


而為了充實自己而學習是沒有最好的方式。然而,多參考別人的方式,建立對自己最適合的方式是簡單並且直覺的選擇。

學習的目標,以及打算達到的廣度深度各有不同。如果只是很淺的了解個大概,只要用google搜尋,看看wiki大概就可以了。不過這樣的學習非常的片段,並且沒有組織。如果想要建立足夠的深度,這樣的方式獲取的知識過於片段,難以累積。(參考->片段知識的危害)


提供三種務實的方式,這三種方式的目標,廣度,深度,所需要的時間各有不同:


(1) 方式一:圖書館堆書



做法很簡單。只要你有想要充實並且學習的主題。無論是組織行為,還是憂鬱症;無論是個人領導力,還是專案管理。只要是社會科學,企管相關,科普等目標都蠻適合。

在這裏,假設你想要學習並盡可能瞭解"精實創業"。

首先帶著筆和紙,最好先不要帶手機或電腦,去附近的大學圖書館,或者比較大型的圖書館,例如新北市書館,台北市圖書館。

在圖書館的公用電腦,查詢"精實創業"以及相關字詞"創業"/"精實",記下列出來的書本期刊,當然最好連同英文書也查一下。列出這類型的書籍在哪一樓哪一櫃,直接到書櫃上把所有相關書籍全部搬到座位上堆成一堆。通常相關書籍都會集中在同一櫃,所以搬動起來應該很方便。

接下來,拿起筆和紙,打開第一本書。抄下書名,作者,出版日。簡單瀏覽一下目錄以及推薦簡介,看完目錄之後,把你認為重要章節名稱,手抄在那張紙中。再打開第二本書,重複剛才的動作。如果有20本書,大概只需要花一小時就有完整清單。

然後,仔細看一下清單,排列組合並且思考一下,哪三本書,所可能涵蓋的範圍最廣,時間最新。快速地將這三本書的目錄再度瀏覽一次,選一本先看完。然後休息一下再看另外兩本。這樣大概需要花兩小時,就可以對這"精實創業"有足夠的粗淺了解。

最後,記得先休息一下。休息完之後,在腦中思考這三個小時裡面學到什麼。憑藉這三小時的記憶,在腦中描繪「精實創業」的概念與自己認為重要,或者奇怪,或者有疑惑,或者有爭議,或者和其他領域連接的地方:這些地方稱為轉折點。回到那張有目錄的紙上,找出某些書上有解釋你認為重要的轉折點,閱讀並且理解這些轉折點。如果有20本書,起碼可以找到3本以上有這類型的地方。最後這個階段,能夠建立從別人身上了解的知識批判性,不過也最花時間,可能起碼要3小時以上。

因此,花上六小時,你就可以曾原本不了解精實創業,變得比大部份的人都了解,肯定比只在google搜尋,看看wiki的人瞭解更多。不過,請注意這只是充實知識了解而已,真正的精實創業就像打籃球一樣,是沒辦法光用看的方式是不可能實踐。

這個方式,我本來以為是自創的,但是後來發現有很多人都用類似的方式,只是做法各略不同。果然太陽底下真沒有新鮮事。

關於大量閱讀,可以參考這篇:大量閱讀的三個步驟

(2) 方式二:心智圖表徵


在已經有某些知識的背景上,試圖瞭解新的方向,或者找到自己缺乏的方向上,mindmap (心智圖)還蠻適合。他也很適合探索自己未知的事情,或者強化個人思慮的周密性。

在這裏,假設你想要學習並盡可能瞭解"軟體專案管理"。並且也認為自己想要擴張這方面的相關知識。


首先,拿一張紙(最好比A4大)一支筆,把主題寫在中間。將心裡認為可能的最重要項目連結起來。例如下圖:



把自己沒有經驗的,缺乏的地方做一些記號。通常我會使用問號?。接下來專心的根據自己缺乏的地方,尋找相關資料。重點在於,有組織的擴張知識,比片段搜尋來得有意義。

順帶一提,心智圖用法很多,"充實自己"只是其中一種。心智圖 (mindmap)不是什麼新科技,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各式介紹文章,例如這裡,以及這裡。雖然介紹的範例與文章很多,但實務上,心智圖還是完全依賴人的過往經驗和創意連結。 


(3) 方法三:教學相長


這特別適用於資訊科技類型,例如程式語言,系統平台,或者任何技術。基本上,會先用其他方式(上網看書,練習實作等等)累積自認為足夠的知識與能力。接下來,想快速增加深度。或者充實自己想像不到的方向。教學相長是一個好方式。

就近找朋友或者同事,用你認為最精闢的方式,把技術和務實做法分享出去。光是在準備「教材」的過程中,就可以知道自己哪些觀念或者哪些方面不足,從準備教材的過程,就已經開始自我充實。

而最重要的是,取得聽眾的意見和問題。因為,他們可能會問出你想像不到的問題,讓你看到想像不到的視野。

實務上有幾個主動教學方式可以參考:



* 在大組織裡的主動分享

如果你是一個大企業裡面的員工,就自願性的訂一個會議室,訂一個主題,邀請一些相關的人來聽你分享某個技術。這樣的行為很簡單,而主管通常也很鼓勵主動進行。如果信心不足,可以訂一個極簡短的主題,這可以確保想來聽的人不會覺得浪費時間,也可以讓你精深的準備一個項目,提升自己的信心。



* 參加研討會:

參加研討會,並且把自己的知識在研討會上分享比想像中的容易很多。當然如果你要參加的研討會是類似IEEE的學術性質研討會,那你得花時間寫論文,而且不見得會被取用。不過,一開始先找lightning talk就很簡單,雖然只有幾分鐘,但是可以很快地獲取聽眾的真實回饋。



* blog/youtube教學影片:

近年來的分享知識方式。它無法立刻獲得聽眾回饋,但重點在於製作影片,或者撰寫blog文章之後,自己在試著重新閱覽一次,通常就可以找到許多漏掉的細節,或者過於瑣碎無用的地方,或者找到和其他人不同的觀點。

* 找到具體達成的目標:

例如:考取「低成本」證照,以Scrum為例可以參考這篇





其他相關文章:
   * 如何在工作中成長
   * 換工作的面試-軟體工程師如何展現價值
   * 自我學習的三個參考方向
    * Team Leader提升能力的三個方向
  *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
* 大量閱讀的三個步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