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S 資訊科技與人才培育
資訊科技 管理 與人才培育
大綱
(移至...)
職場困境 唯快不破
▼
顯示具有
投資自己
標籤的文章。
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
投資自己
標籤的文章。
顯示所有文章
4/05/2020
如何成為主管 (成為主管的31堂課)
›
一般資深的軟體工程師,或多或少都會有思考過也許自己可以當領導者- team leader, manager等等。 主管people manager的定義很簡單:就是有人直接對你報告,並且你負責直接管理團隊裡的人,包含考績評估,工作指派,以及,最差的情況下要解僱某人。 沒...
2 則留言:
9/19/2019
管理能力是可學習的硬知識技能 (成為主管的31堂課)
›
許多軟體部門主管之所以成為主管,是因為工作上技術能力表現良好,並且似乎也沒有團隊合作上的問題,因緣際會就成為帶人的主管。成為帶人主管(people manager)之後的技術人員,對於管理能力一開始通常不會有正確的認知。這其實很合理,畢竟領導與管理的工作和技術性質的工作有很...
2/08/2019
如何在工作中成長
›
過去招募時,常聽到軟體工程師的離職原因,是因為在公司已經沒發展空間,無法成長。在某些情況下的確有可能,但更多情況下是工程師限制了自己成長,並非公司已經沒有成長空間。 每個人所謂的成長有很多種類,有些人追求的是技術的成長,有些人則是職位的成長,當然每個人多少都會追...
10/21/2018
企業巫醫:電商發展史代表人物貝佐斯(書摘)
›
中文譯名 貝佐斯傳 ,第一次出版於2014年,在此前2年2012正是AWS成長最快速的驚人階段。許多台灣的軟體工程師認識亞馬遜(amazon)並非從零售業開始,而是從雲端服務開始。然而要瞭解自1995開始的網路電商發展,就不能不認識亞馬遜這家公司,而要認識亞馬遜(...
10/14/2018
企業巫醫:20分鐘搞定「工作做不完」的問題?
›
上班族常會遇到的老問題是:「工作做不完怎麼辦」 工作做不完 是個老問題,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很簡單,然而簡單事情不見得容易做。更重要的事情是:你需要正確的檢視現況,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因為每個人的「工作做不完」的實際情況都不同。舉例來說,假設你是在無良的黑心老闆血汗工廠,那...
7/20/2018
企業巫醫:應該要在同一間公司待多久?
›
一個在就業市場工作的人,到底應該在一間公司待多久才算「正常」。就產業的不同,自然有截然不同的答案。就資訊科技領域來說,過於頻繁地更換工作,會讓求職者更難找到好工作。 何謂頻繁更換?當在現有工作遇到瓶頸,自己有機會透過自身能力改善瓶頸,然而卻選擇離開就算頻繁。 真要...
1/18/2018
企業巫醫:強人不受環境影響,很遺憾大部分的人不是
›
TED眾多演講中,有位經濟專欄作家Tim Harford講了因 挫折而成長的主題 。 他用著名的科隆演奏會為例,告訴聽眾,一位爵士樂大師Keith Jarrett如何在一台誤送來的沒調音半殘鋼琴上,彈奏出驚艷的效果。科隆演奏會(1975)的錄音,甚至成為史上最暢銷的個人...
11/10/2017
技術迷思:是人類使用工具還是工具使用人類?
›
在知識頻道和各類文章中,都有對於到底是「人類馴化狗,還是狗透過改變自己馴化人類?」有些有趣的 討論 。也是因為太多先進國家裡,家庭中的狗,實在過得太幸福,以至於太多其他人類質疑自已,該不會是因為狗的訓練人而進化? 資訊科技工具 - 特別是近年來手機和網路 - 也會讓人...
10/01/2017
簡單的路難行 - 人才的激勵與維持
›
資訊時代前的資本主義中,價值的產生來自三個要素:土地,勞動,資本 - 參見亞當斯密國富論。然而在資訊時代,絕大部分的人都知道,員工(也就是勞動力),是最最能夠產生價值的地方。換言之,只要找到最厲害的團隊,就可以幫企業做出做適合的產品與服務,並最能產生獲利。 但是,簡...
9/19/2017
如何建立一個還不錯的部落格(blog)
›
The only thing you really have in your life is time. And if you invest that time in yourself, to have great experiences that are going t...
1 則留言:
8/19/2017
如何成為Scrum專家 - 極簡計畫書
›
Scrum是推進團隊進度,合作專案的敏捷方法論之一。在過去幾年來從資訊產業,金融業,甚至 學校教育 ,都有不少人在倡導這個簡單而且踏實的方式。因為Scrum有很多優勢,例如 減低壓力 ,具有 務實的彈性 ,容易 評估現況 ,易於 控制品質 。這些優勢,可以用在大部分的企業...
8/14/2017
工作3年後 - 如何主動換個好工作
›
工作3年後 - 如何主動換個好工作 畢業開始工作2到3年後,是個轉捩點。許多專業工作者(例如工程師)都在剛畢業後2-3年就會主動考慮換工作。 要隨便換個工作不難,但是要換個「好工作」其實非常非常難。 最踏實的作法是對「換好工作」這件事情有具體的目標和可行的作法。...
1 則留言:
›
首頁
查看網路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