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/22/2017

企業巫醫 - 講重點!




在許多企業巫醫的書籍文章演講中,都繪聲繪影的描述「講重點」是極端重要。但也僅只是說它很重要,卻擺明著忽略這件事的真正重點:「關鍵重點難以找到」,或者更直接的「怎樣找到重點」。


就只是像提醒健康很重要的提醒「講重點」的文章像是:這裡這裡

另一些文章,表面上提出一些找到重點的方式,但是壓根也是一堆廢話。例如:從對方觀點找到真正價值。聽起來很有道理,但就像部落巫醫說:「得罪了祖靈,所以你生病了」,看似有理,但是到底做了什麼得罪了祖靈才是重點吧。「如何」知道對方的觀點,才是找到重點的重點。這類型的文章例如:這裡這裡這裡

只而更有些文章,提出了似乎務實的步驟,但都是太過一般化的案例,不是類似秘書處理好老闆的行程,就是與別人討論時的對話重點。這些在技術為主體的組織裡也根本派不上用場,例如:這裡這裡


絕大部分的人在工作上,並非不講重點,而是講不出來或找不到。而很遺憾的是,複雜環境(參考Cynefin架構)下的關鍵重點,並沒有簡單的三步驟,也沒有五個必備SOP之類的方式就可以取得。

關鍵因素的掌握,需要知識與經驗的累積。

知識的累積會堆積成智慧,經驗的累積會變成靈感,而智慧與靈感綜合起來,就能在複雜事物上以很短的時間將其抽象簡化,而抽象簡化的事物就容易看出重點。

雖然沒有捷徑,但就像是健身減肥一樣,從任何時間開始都不嫌晚。而且從任何時間點開始,都可以在比自己想像的時間內還早獲得效果。

知識的累積


只要抱著開放的心態,多閱讀,多請益,大概就很容易做到知識的累積。(知識快速累積可參考這裡)

值得注意的是,知識也有分軟硬兩種類型(註1)。

軟知識:談判技巧,溝通技巧,專案管理,人際關係,等等都屬於軟知識。換言之,軟知識可能會隨著文化背景改變而有截然不同的結果。

軟知識,容易落入「嘴砲唬爛」的範圍。軟知識的累積因為太多太多地方可取得,就不在這裡討論。要稍微注意的是,無論是什麼樣的人對「軟知識」都有自己的一套煞有其事的說法,要注意不要落入「純唬爛嘴砲」的範圍之中。

硬知識:數學,工程,程式設計,等等都屬於知識。換言之,硬知識不會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,但它會隨時代的進步而進步,容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進。

硬知識,容易變得「極端」,不是容易被忽略,就是容易被過度強化。

絕大部分在組織工作的人,只要有數年以上工作經驗,都知道軟知識的重要。而各類型心靈成長,溝通協調,領導管理的書籍課程就孕育而生。在組織中,最極端的中階主管就會有意無意透露出「軟知識」遠比「硬知識」來得重要的許多(註2)。

最佳的情況是:硬知識和軟知識必須要互為成長基柱。兩者兼具的成長。

硬知識的累積:非常簡單,(1) 先設定知識累積範圍,例如設定為軟體品質改善 (2) 利用mindmap圖,整理自己已經在腦海的知識 (3)去圖書館至少借7本相關書籍,(4)上網尋找相關知識 (5) 閱讀並且搜尋完之後,僅憑自己的記憶和腦中統整結果,再次畫出mindmap圖,有必要的時候進行實作(例如寫程式)


經驗的累積


經驗可以解決在Cynefin framework中,「複雜」與「渾沌」這兩個象限的問題。(關於Cynefin請參考這篇)

不過,經驗的累積方式是經驗是否能「持續累積」的關鍵。

同樣一件事情做20年,有些人會取得20年的寶貴經驗,有些人卻是像是只做了1年一樣:只是做了20次一年。

以軟體開發為例:

1. 在SAP的ERP環境下,撰寫相關模組20年,如果沒有產業相關知識的成長,只負責出各種報表,那麼和2年經驗也差不多

2. 做為專案經理超過20年,如果遇到事情只會加班解決,那麼和1年經驗也差不多(參考這裡)。

3. 做為有10年開發經驗的java程式設計師,如果遇到組織調整,需要使用其他程式語言,但用各種方式拒絕推託,那麼未來可能就變成只有數年經驗值的程式設計師。因為推託學習不但會讓技術停滯不前,還會退後。

經驗的持續累積也很簡單。重點在於「持續」:每隔一段時間檢視自己的工作筆記,看看自己是否做了任何改善現在工作的技術的事情。如果沒有,就表示沒有持續累積經驗,經驗僅只是停滯而已。

沒有工作筆記?趕快去買一本吧,筆記本太便宜好用了。







註1:當然有些知識很難分軟硬,這裡只是概述而已。
註2:例如,軟體開發有個傳言:「coding co的好,要飯要到老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